大型紀錄片 被遺忘的戰爭:朝鮮戰爭(保證DVD9版畫質相同 如有模糊站長退費)(台灣原版DVD9)(dvd9三片裝)(此套售價750元)
碟片編號:DVDX0281-3
碟片數量:3片
銷售價格:750
瀏覽次數:33532
軟體簡介:
被遺忘的戰爭:朝鮮戰爭(保證DVD9版畫質相同,如有模糊站長退費)(台灣原版DVD9)(dvd9三片裝)(此片售價750元)
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爭結束了。這場持續3年的戰爭導致約200萬人死亡,更多人
受傷及背井離鄉,無數家庭支離破碎。7月15日,《華盛頓郵報》援引了美國前國防
部長佩里的話說,50年後的今天,朝鮮與美國正"朝著戰爭走去,也許戰爭最早會在
今年爆發"。
朝鮮戰爭-被遺忘的歷史
在如今盛行"先發制人"之風的美國,人們似乎忘卻了50年前的那場戰爭。粗略瀏覽一
下一些著名的網上書店便可以找到許多有關朝鮮戰爭,書名裏帶有"遺忘"二字的書籍,
包括小布萊爾·克雷(Blair Clay Jr)的《遺忘的戰爭:朝鮮戰爭中的美國》、歷史
書俱樂部的《遺忘的戰爭:朝鮮半島》,不一而足。五十年來,好萊塢電影裏也難覓
朝鮮戰爭的影子,即便有(如《陸軍野戰醫院》,又名《風流醫生俏護士》)也是意
在借這場戰爭通過隱晦和黑色幽默的方式諷刺了當時正在進行的越戰。
朝鮮戰爭之所以沒受到好萊塢的青睞部分原因在于這場戰爭的結果:與在兩次世界大
戰中大獲全勝及在越戰中恥辱落敗相比較,在朝鮮戰爭中美國是不敗不勝。這顯然與
典型的杰克遜(前總統安德魯·杰克遜)主義理論-"非贏即輸"背道而馳。該理論認
為,如果一場戰爭值得去打,那麼就一定要取勝;如果不能取勝,那就必須放棄。任
何介于兩者之間的結果都不可接受。對于總是以誇張手法反映現實生活,追求轟動效
應的好萊塢來說,平淡無奇的結局很難賣座。
朝鮮戰爭的確已被遺忘,它只留在一些老兵的記憶裏。朝鮮戰爭紀念碑直到1995年-
戰爭結束42年後才在華盛頓樹立,而越戰紀念碑早在1982年就已建成。"待遇"差別何
其大!朝鮮戰爭打了不過3年,美軍就有39,000人戰死沙場,而在11年的越戰中僅死亡
59,000人。而且,朝鮮戰爭從來沒有正式宣布"結束"過。交戰方僅僅于1953年簽署停
火協議,而沒有達成和平協議。目前,仍有37,000名美國士兵駐守南韓。美國政府這
樣厚此薄彼實在說不過去。
美國對朝采取"敵對與忽視"政策
布什政府對朝政策的一個特點是游離不定。儘管伊拉克和朝鮮都被列入了"邪惡軸心"
黑名單,但布什政府把朝鮮撂在一邊,"全心全意關注"伊拉克。因此,從克林頓政府
最後幾個月對朝鮮的接觸政策到布什政府拒絕支持金大中總統的"陽光政策";從將朝
鮮列入邪惡軸心國到將之列入五角大樓的核打擊範圍;從先發制人的"布什主義"到伊
拉克戰爭等來看,目前美國政府仍未做出化解朝核危機的真正外交努力。
這種忽視(不管是有心抑或無意)也許最終導致朝鮮的過度反應。在朝鮮戰爭爆發之
前,美國也是這樣忽視朝鮮。朝鮮可能因此覺得美國對遠東不甚在意,于是在1950年
6月大舉進攻南韓。然而,除了先發制人,美國很可能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因為布什
政府研製新一代低當量核彈頭(低于5千噸當量)的議案今年5月獲得國會通過。
上周一,《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透露了五角大樓最新的對朝戰爭計劃(第5,030號)。
該計劃顯示美國正采取一系列挑釁性政策來動搖、削弱及破壞朝鮮的經濟、政治和軍
事基礎。佩里和其他分析家認為,布什政府將不會讓金正日政權繼續生存下去。從這
方面看,美國還沒有忘記朝鮮戰爭,也沒有接受1953年的停火協議是最終的結果。
地緣政治的重新組合
朝鮮戰爭後,國際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冷戰從歐洲向亞洲擴展。事實上,朝
鮮半島已經成為東方與西方,共產主義與民主、計劃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的"分水嶺"。
對于美國來說,亞洲共產主義國家(不管是中國、越南還是朝鮮)都可恨之極。他們
既是有色的(黃色人種),也是無色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陰謀的一部分)。他們必須
被遏制、擊敗及分裂。目前,這些亞洲國家仍與美國格格不入。
美國在冷戰時期的亞洲發動了兩次"有限的熱戰",但冷戰的冰霜正是在亞洲開始融解
的。兩次戰爭暴露出美國實力有限。因此,它開始探索持續、微妙和實用的外交政策,
並最終動搖了蘇聯共產主義及將其自由市場體制"播散"到盟國及中國和越南。
然而,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改變是一種曲折的過程。朝鮮戰爭時期的朋友和敵人現
在都已朝著反方向改變,戰時的同盟關係也在發生變化。長期以來,中朝與中蘇關係
都經歷了不少磕磕碰碰。核危機之前,美國是朝鮮最大的援助國,而北京則是南韓最
大的進口國。而且,最近中美兩國都受到了各自盟友(朝鮮和南韓)的挑戰,這恐怕
是朝鮮戰爭以來的第一次。美國與南韓的不和諧以及北京與朝鮮的緊張關係只會增加
核危機的複雜性。
東亞地緣戰略已出現諸多變化,但美國右派和新保守分子仍死抱著過去的觀念不放。
美國的一些主流媒體仍把朝鮮稱為"中國的孩子",一些重量級的決策者,如前國防部
長科恩和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竟不遺餘力地敦促日本拋棄"無核"政策,
以懲罰中國"教子無方"。人們不禁要問:一旦日本"重獲新生",擁有核武器,而且在
與鄰國打交道時,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咄咄逼人,結果會怎樣?
銘記自己的痛苦 淡忘別人的苦難
對于朝鮮半島所遭受的幾十年殖民統治,日本人似乎得了"集體健忘症",但對朝鮮綁
架了11名日本公民一事卻耿耿于懷,甚至整個民族都表現得歇斯底里。去年9月,在
小泉訪朝期間朝鮮在綁架問題上做了巨大讓步,可日本仍不依不饒,沒把朝鮮這種不
同尋常的讓步當作雙方實現關係正常化的轉折點。而且,對于二戰期間日軍強迫朝鮮
婦女充當"慰安婦"一事,日本既不承認,也不予以足夠的賠償。
朝鮮和臺灣是大日本帝國在擊敗兩個大陸帝國-滿清帝國和沙皇俄國-後奪得的最初
兩塊肉。兩個大陸帝國在"蕞爾小國"面前俯首稱臣,所喪失的不僅僅是顏面和領土,
更是動搖了它們各自的傳統體制,從而為兩國激進社會政治力量(如起源于西方的共
產主義)的崛起鋪平了道路,換句話說就是,甲午戰爭(1894)和日俄戰爭(1904-1905)
為兩大帝國敲響了喪鐘。直到二戰,美蘇中三大國聯手並使用原子彈才降服了這個小
島國。
在日本吞併朝鮮100年後的今天,朝核危機再次成為日本重新武裝為擁有核武器(以
成為"正常國家"的名義)的天賜良機。自2002年以來,日本鷹派開始利用美國反恐之
機,打破不談論核武器的禁忌,逐步擺脫和平憲法的束縛。日本目前在積極向海外排
遣自衛隊,投射力量,為發射自己的間諜衛星,首次獲得了獨立收集情報的能力,為
制定獨立的防務政策提供了必要條件。正當美國承諾和平解決朝核危機之際,日本防
衛廳長官石破茂卻大談應對朝鮮先發制人-珍珠港事件就是前車之鑒。
日本多個世紀以來總是牢記在歷次戰爭中喪生的日本人(靖國神社就是表現之一),
同時卻總是極力淡化並淡忘它過去在國外所犯下的暴行。日本這樣做,不僅是虛偽的,
而且也是危險的。日本今日獨一無二的一党民主制與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情況似乎並
無不同之處。在世界經濟大蕭條(1929-1933)中崛起的軍國主義埋葬了這種民主體
制。在日本經歷了13年之久的經濟停滯之後,"和平憲法"的捍衛者現在處于守勢,而
鷹派和極端民族主義分子振臂一呼,應者雲集。
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歷史不是機械地重復自己,然而,歷史上的某一事件總是會對現在和未來產生影響。
朝鮮半島一直是大國爭雄的地方。歷史的教訓是指引現在與未來的可靠指針,然而,
只有對那些尊重歷史的人來說,情況才是如此。
幾乎在100年以前,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因調解日俄戰爭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那場戰爭起源于日俄對朝鮮半島的爭奪,以《朴茨茅斯條約》而告終。根據現代標準
,這個條約無疑是帝國主義的分贓條約,因為根據條約,美國同意日本征服朝鮮,
以換取日本默認美國占領菲律賓。儘管如此,這仍不失為列強外交解決爭端,以避免
衝突擴大和災難加深的明智之舉。在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個世紀發生的最血腥的戰
爭50年之後,不管有何缺陷,這個先例都應成為判斷當今政治家和政策的一個最低標
準。
避免當前的核危機滑向另一場朝鮮戰爭仍是有可能的。為此,布什政府必須意識到,
均勢戰略(如鼓勵日本重新武裝制衡中國)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時代有其局限性。不
論一個國家是敵是友,都不應得到發展此類武器的許可,日本自然也不例外。在國際政
治中敵友關係變化莫測。譬如,20年前薩達姆是美國事實上的盟友,後來卻成了美國
的心腹大患。如果山姆大叔真想維護"美國治下的和平",就不應只關心自己的安全、
名聲和優勢。作為在東亞擁有重要利益的唯一超級大國,華盛頓應從道德、政治和策
略上限制日本。總而言之,美國有道義責任阻止"蘑菇雲"再次出現在東亞上空。為此,
美國必須審視當前對核危機的外交解決方案。